实践案例 | 供应商智能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实践

栏目:云星瀚知识作者:金蝶来源:金蝶云社区发布:2024-09-22浏览:1

实践案例 | 供应商智能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实践

小编推荐

集团企业下属多家子公司,其供应商绩效评价流程和指标的不统一以及人工线下处理为企业带来诸多困扰,如何实现集团供应商评价体系的系统化支撑呢?


本期文章为大家带来来自一线的真实案例,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绩效指标体系的梳理和智能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帮助企业全面实现供应商绩效自动评价体系,助力供应商管理的在线闭环。


撰稿人:金蝶-端木临风

【温馨提示:因企业业务场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案例仅供参考,请根据现场实际业务情况探讨最优解决方案,并在上线前进行充分验证。】


一、业务背景

业务现状

XX集团是一家主营耐用消费品的集生产制造与品牌销售于一体的集团企业,下辖多个产品线公司并在全国各地设置多个生产基地,为确保产品质量,全集团对原材料供应商的引入和评价非常的重视和严谨

原材料采购采用集采与地采相结合的方式,各生产基地会有自主选择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各产品公司各自进行,流程机制与评价指标都不统一,且以人工评价为主缺乏有效的系统支撑。有产品线各采购组织自己发起评价,有的产品线以产品总部采购组织的评价为主。有是月度评价季度汇总,有的产品公司是季度评价。

客户痛点分析

1集团各产品公司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口径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体系;

2、集团评估频次不统一,评价方式不同、规范性不足;

3对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不统一,均需依靠人工主观评分,自动取值评价占比低,既费时又费力,也存在主观评价出现误判的风险。

客户诉求与期望

1通过建立系统化、智能化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和流程、组织、系统三位一体的支撑平台,实现集团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化支撑。

2通过梳理指标体系将现有评价指标缩减20%,通过数据集成和指标开发实现自动打分评价指标占比超过50%

3建立智能绩效评价模型,全部实现自动评价,无需人工干预。评价结果推送后实现整改问题的在线闭环。



二、解决方案

整体思路

1进行业务场景梳理,厘清该集团在原材料供应商绩效评价业务流程中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结果运用等各环节的业务逻辑,即搞清楚谁来评,谁被评,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

2针对该集团的每一个评价环节的业务背景及业务管控需求,与星供应商绩效评价标准产品的“业务单据+单据类型+业务类型+业务流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个性化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并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

3在标准产品+二开的模式下,梳理实施方案细节,建立相关的新/变更流程,确保业务需求全覆盖;

4梳理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规划星与外围系统的集成接口,确认接口业务逻辑、数据方向、触发方式、日志管理、异常处理机制等信息。

具体方案设计及特性


1、指标体系设计

上传图片

图1 指标体系设计图


指标说明:

(1) 评价指标分为6个维度,包括质量、交付、成本、技术、模具和历史贡献;

(2) 所有指标的得分都按百分制;

(3) 通用指标:总分100的构成指标;维度内附加分项:维度内100%基础上附加分;总附加分项:评价总分基础上的附加分;

(4)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可以配置指标计算公式,依据输入的数据直接计算结果作为得分定量指标是根据指标计算公式的结果作为依据,按公式结果所评分规则区间进行评分。主要适用于同一个指标,但是不同品类评分规则有差异的场景;

图2 评估指标截图


2、 评估计划方案

方案设计:

  • 对采购组织进行分级,分为两级组织;

上传图片

图3 业务单元图


  • 总部发起触发全局评估计划(总部+基地),通过标准产品的集团评估计划功能实现;

  • 指标数据取值范围区分全局与基地,取全局范围的又分为按全局数据汇总计算和各基地分别计算之后取平均值两种方式;

  • 评估计划根据评估组织和评估周期自动获取符合条件的待评价供方;


根据实际的评价业务,该方案支持两种评价业务场景:

总部评价模式:

A模式:总部组织直接评价,取全局范围内的指标数据做为模型输入,得出评价结果

B模式:各基地先进行评价,生成评估报告之后,总部组织取各基地采购组织该项评价的平均分做为最终评价结果;

季度评价模式:

①直接评价模式:取季度内的指标数据做为输入项进行模型自动运算,生成评价结果;

②间接评价模式:取季度内各月份的评价结果计算平均值作为季度评价结果;


3、指标计算公式配置与不同评估方案的实现

考虑到项目是以全部指标自动评分为目标,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对此,我们对指标计算公式进行了不同的配置,通过指标公式的灵活配置,实现对多种业务场景的支持。

(1)常规评价实现方案

常规的评价方案,以组织-品类-评估期间-供应商为维度,配置特定的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生成相同颗粒度的评估报告。此类指标,根据各自的指标定义和标准,进行指标计算公式的配置。

例如,入厂检验合格率指标的公式配置,确定取值单据(即记录供应商合格率的单据),匹配组织、供应商、品类、评估期间等字段即可

上传图片

图4 入检合格率计算公式


(2)总部评价实现方案

A模式:总部组织直接进行评价,数据按总部组织的名义输入,指标公式仍然按照常规的计算公式即可。此类指标取值范围包含总部组织和下属的基地组织,因此计算公式中组织的适配应包含下级组织。最终实现某一指标得分计算时,是基于总部组织及下属基地组织日常记录的指标表现数据。

图5 指标公式(线下响应及时性)


指标基础资料中配置计算公式,根据指标属性,选定扣分指标和附加分项两个选项。

图6 评估指标(线下响应及时性)


B模式:对每一项指标,增加一个基地均值的指标并设置均值计算公式。组织字段匹配需选择包含下级组织。通过方案中配置均值指标的方式实现总部组织取各基地采购组织该项评价的平均分做为评价结果。指标计算配置中,元数据选择评估任务,即已经生成的评估结果,表达式设置为取相关指标最终得分的平均值。

图7 均值计算公式


因为是直接取最终得分进行的求平均值,扣分项的得分为负数,因此所有均值指标都是加分项,不存在扣分的概念,也不存在附加分的概念。

图8 均值评估指标


(3)季度评价实现方案

直接评价模式:直接评价模式只是将评估期间设置为季度,取数的日期范围扩大到了季度的长度,指标不需要新增,指标的计算公式也不需要重新配置。

间接评价模式:季度评价取的是各月度评价的平均分。针对每一项指标,增加一个季度均值的指标并设置均值计算公式。组织字段匹配不选择包含下级组织。计算表达式用均值公式,求平均的字段为匹配到的评估结果中该项指标的最终得分。

图9 季度评估指标


与基地平均分相似,季度均值指标也没有附加分项和扣分项。


季度平均分要设置单独的季度平均评估方案,其中所有指标内都要选用季度平均的指标,指标权重按100%计,确保使用该方案的评估结果是直接取的平均分,而不再区分权重。(基地平均分的指标,在方案中设置权重时也是配置100%权重)

图10 季度评估方案



三、 方案的可推广价值

1. 行业的普适度

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绩效评价,对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品的成本竞争力,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整体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通过供应商管理中的绩效评价指标及评估模型,及时高效客观公正的对供方进行评价,具有非常普遍的行业价值。


2. 客户案例中的价值体现

通过指标体系的统一标准,一套指标体系,一套评估模型,不需要做太多的二次开发,仅仅通过配置的方式就实现了对总部-基地两层架构的评估组织进行季度-月度两个期间维度的评估,实现系统100%自动评分,既降低了评价管理的人工工作量,也提高了评估报告的客观性。评估管理与绩效改善相结合,持续提升供应链竞争力。



四、 注意事项

1、对于评估模型而言,核心的算法规则和评估流程标准产品已经实现了较好的适配,灵活性高

但是如果客户业务场景复杂,比如不同品类管控要求不同,评估方案差异较大,即便指标体系统一了,评估方案的配置量还是比较大的,在上线阶段统一梳理与批量引入


2、对于评估模型的输入部分,系统支持快速新增指标单据,并通过新增或者批量导入的方式引入数据。

但是客户的根本需求还是希望这些输入数据也能够自动生成,包括根据本系统数据通过智能调度自动定期生成,也包括与外围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定期获取业务数据作为指标计算的输入数据。这部分工作个性化比较高,需要大量二开实现。



附:案例评论有奖活动


我们将每月挑选优质案例评论发放精美奖品,以下形式的评论中奖概率更高


1、分享案例给您带来的启发:这个案例为您当前、进行中或即将开展的项目带来了哪些启发?若您成功将案例中的策略或方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可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具体应用情况,我们将为您准备额外的奖励

2、提出案例优化的建议:您认为案例在哪些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您有哪些更好的替代方案或建议?


期待您的案例留言,您的反馈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实践案例 | 供应商智能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实践

小编推荐集团企业下属多家子公司,其供应商绩效评价流程和指标的不统一以及人工线下处理为企业带来诸多困扰,如何实现集团供应商评价体系的...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客服QQ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