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务背景
(一) 背景介绍
AZ集团是一家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集团性企业,旗下有多家公司,均是独立法人核算。B、C是A公司下的子公司,主营生产与销售,是集团主要利润中心。其中,A公司会对核心原材料统一采购,销售给下属C公司生产使用。C公司生产完工的成品会销售给B公司包装组合后对外销售,同时也会单独销售半成品。
根据集团管理需求,在合并报表时,需先要将B、C公司进行合并,再与A公司最终合并。合并过程中,需要将内部往来进行自动抵消。
(二) 业务往来
1)2023年6月份,A、B、C公司间发生了如下业务,已经做了相应账务处理;(为方便进行数据演示,本案例假设1-5月未发生业务,以下数据均为虚拟数据)
2)2023年6月发生上述业务后,A、B、C公司6期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如下;(以下报表均为虚拟数据)
(三)业务现状及痛点分析
1) 内部往来是集团企业常见的内部交易,由于不同公司辅助核算不尽相同,加之账务处理可能不规范,导致往来业务基础数据不能自动准确获取,增加了合并人员内部往来核对与抵消的难度;
2) 在不使用合并报表对账抵消功能时,企业合并抵消过程要人工处理,需手工编制较多的抵消分录,由于内部往来业务关系路径复杂量大,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容易出错;
3) 企业往来余额一般是累计余额,如果通过人工线下核对与抵消,长久下来,特别是遇人员变动,可能导致合并抵消过程不清晰,抵消与调整数据不易追溯。
(四)客户诉求与期望
基于AZ集团管理需求,希望可以实现内部往来对账与抵消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工工作量,提升企业合并效率,具体包括:
1) 优化会计科目辅助核算,规范往来业务账务处理,使内部往来业务既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又能为对账与抵消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
2) 希望各关联组织间的往来抵消报表自动取数,在合并过程时,实现自动对账,并生成对应的抵消分录,减少人工编制抵消调整分录。
2、 解决方案
(一)整体思路
1、规范会计科目辅助核算及账务处理:AZ集团下各公司财务核算时,建议通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处理内部往来业务。其中,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建议挂“客户”维度;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建议挂“供应商”维度。内部客户、供应商基础资料中的“内部业务单元”需要关联对应的业务单元组织;
2、合并报表基础配置:按照需要抵消的往来科目编制抵消报表模、对账模板、主附联动设置等;
3、对账抵消合并:各组织先编制好个别报表、抵消报表等,再通过合并报表的对账管理功能自动完成往来组织间的对账,并生成抵消分录,最后进行智能合并实现内部往来数据的抵消,出具抵消后的合并报表数据。
(二)详细方案
(注:以下均为虚拟数据)
步骤一:创建合并组织架构在上述背景下,AZ集团下的A、B、C在业务单元中是平级组织,有各自的组织职能。由于合并时,需要先将B、C公司进行小合并,再与A公司合并,因此合并体系的默认组织视图中,将AZ集团作为根组织,添加A公司为直接下级,然后新建一个与A公司平级的虚拟组织“子合并”,再将B、C公司添加到“子合并”的下级中,即完成了合并组织架构的搭建。
步骤二:配置往来抵消报表模板
1) 设置表样:在报表模板列表新建报表模板,在报表表样页签设置好报表格式;
2) 设置维度布局:在报表模板维度及成员页签,点击【维度布局】,将“往来组织”维度从隐藏维拖入到行列维中;
3) 设置数据区域:选中需要取数的区域,点击【数据区域设置】→【确定】,将往来组织调整到行维,变动类型和科目在列维,确定后即完成数据区域及行列维的设置;
4) 设置浮动区域:选中需要展示对方单位的区域,点击【浮动设置】,新增浮动范围,并设置浮动成员范围,确定后即完成浮动区。
5) 维护维度组合:在绿色区域第一行中,选择具体的变动类型与科目维度成员(本案例是往来抵消,变动类型都是“EndingBalance(期末)”);
说明:①“往来组织”是浮动维度,会在报表编制时自动取值,不需要在维度成员组合中指定;② 维度成员组合只需在数据区域第一行的每一列维护好即可。
6) 设置取数公式:在报表表样页签,数据区域第一行的每一列中分别维护acct取数公式;
说明:① 取数公式中的会计科目一般要挂客户、供应商维度;② 取数公式中核算维度使用通配符“@”;③ 取数公式只需在数据区域第一行的每一列维护好即可。
7) 分配报表模板:将往来抵消报表模板分配给A、B、C公司即可;(往来抵消报表一般只需分配给明细组织编制即可,不需要分配给合并节点组织)
8) 设置维度映射:在报表编报→公式取数列表,设置维度映射,将本方往来组织维度与对方客户、供应商维度进行映射;
步骤三:配置对账模板
新建对账模板,选择需要抵消的科目、审计线索、变动类型、往来组织等,并将对账模板分配给合并节点组织。
① 差异处理方式:如果对账出现差异需要人工确认的,则选择“手工确认”,本案例选择自动“取大”;
② 联动生成方式:控制联动分录是随抵消分录自动生成还是手工生成,本案例选择自动“自动生成”;
③ 差额项:是指对账的科目出现差异时,需要将差异金额调整到哪个科目中,差额项一般需要单独再新增一行。本案例中,3对抵消科目分别作为一组,每一组都可设置一个差额项。如果不管哪一组出现差异,都调整到同一个科目,可只新增一个差额项,将分组改为“不区分”即可;
④ 对账-科目:选择需要抵消的科目,可选维度管理-科目维度中打开了“是否抵销”参数的科目,同时要与往来抵消表维度成员组合中的科目一致;
⑤ 对账-审计线索:往来抵消表中的审计线索是”数据输入(EntityInput) “,对账模板中一般选择其上级“数据汇总(ATTotal)”即可;
⑥ 对账-变动类型:与往来抵消表维度成员组合中的变动类型一致,本案例选择“期末(EndingBalance)”;
⑦ 对账-往来组织:与往来抵消表模板浮动区域的浮动成员范围一致,本案例选择“内部组织,所有_仅明细成员”;
⑧ 抵消:这部分是指要生成的抵消分录的维度组合取值设置,除了审计线索选择“往来类(ICA)”,其他与左边对账保持一致即可。
步骤4:配置主附联动
在步骤3的对账模板中,生成的抵消分录往来组织维度是具体的明细组织,导致抵消分录的维度组合就与资产负债表中科目维度组合不一致(主要是“往来组织”维度不同),无法抵消这笔数据。因此,要通过配置主附联动,让原抵消分录自动生成往来组织维度为“不区分往来组织”的分录。
① 主附联动-源:是指联动分录的数据源,本案例是要将原抵消分录作为数据源,因此源的维度组合保持与抵消分录维度组合一致即可;
② 主附联动-目标:是指要联动生成的目标分录的维度组合,本案例要抵消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因此与资产负债表科目维度组合一致即可;
③ 抵消分录中的每一个科目都要配置一组主附联动。
步骤五:编制往来抵消报表
A、B、C公司按照往来抵消模板,分别编制对应的往来抵消表。
步骤六:对账管理
在对账管理中,本方单位分别选择“子合并”和“AZ集团”(也可直接选择最上级合并节点,范围:所有_仅非明细成员),操作【对账并抵消】,即可生成对应的对账记录,本案例中对账模板差异处理方式为“取大”,并且也无差异,因此对账后也会自动生成抵消分录。
步骤七:智能合并
在智能合并列表对“子合并”与“AZ集团”进行智能合并。
图37 操作智能合并
步骤八:查看合并后的报表
智能合并完成后,可在报表编制列表分别打开“子合并”、“AZ集团”的资产负债表,即可查看抵消后的合并报表数据。并且,在报表中选择任意抵消过的科目,可联查到对应的数据来源明细。到此,本案例往来抵消的实现过程演示结束。
3、 方案的可推广价值
(一) 行业的普适程度
1、该方案涵盖了往来抵消全流程,包括:基础配置(如抵消报表模板配置、对账模板配置、主附联动配置等),对账并抵消过程展示,智能合并及数据追溯等,可复制性强,项目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参考配置;
2、同时,该方案普遍适用于集团合并抵消业务,除了常规的往来科目抵消,像交易抵消(收入、成本)、现金流量抵消,以及其他科目间的抵消都可以类似配置实现。
(二) 客户价值
1、提升了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与标准化,为往来抵消获取准确数据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客户未来的数据口径一致性分析提供了良好数据环境;
2、实现了合并过程中,按照各个合并层级,全流程自动对账并生成抵消分录,提高合并人员合并效率;
3、保证了合并过程中,报表编制、对账并抵消,智能合并各个环节清晰完整。同时,也增强了往来抵消业务线上的可追溯性,方便随时、全面的调阅与核对数据。
4、 注意事项
1、往来抵消表自动取数的前提:① 合并报表→报表编制→公式取数→维度映射中,将本方“往来组织”维度与对方维度做好映射;②往来抵消表取数公式中的会计科目一般需要挂客户、供应商维度,并且客户、供应商基础资料中关联了“内部业务单元”;
2、合并层主表若要按照对账生成的抵消分录抵消,一般需要针对每一个抵消科目配置一个主附联动。因为资产负债表中,往来组织维度是“不区分往来组织”,而自动生成的抵消分录中往来组织是一个具体的明细组织,此时由于维度组合与资产负债表不一致,这笔抵消数据不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因此需要做一个主附联动,生成一个往来组织维度为“不区分往来组织”的分录;
3、当存在多级合并时,每一个存在往来业务的明细组织,会在他们的共同上级的这个合并层级才会生成抵消分录。比如上述案例中,B、C公式的共同上级是“子合并”,因此在这个层级下可生成B、C间的抵消分录,而AB、AC的共同上级是“AZ集团”,因此在AZ集团这个层级才会生成AB、AC的抵消分录,而在“子合并”不会生成AB、AC的抵消分录。
附:案例评论有奖活动
我们将每月挑选优质案例评论发放精美奖品,以下形式的评论中奖概率更高哟:
1、分享案例给您带来的启发:这个案例为您当前、进行中或即将开展的项目带来了哪些启发?若您成功将案例中的策略或方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可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具体应用情况,我们将为您准备额外的奖励。
2、提出案例优化的建议:您认为案例在哪些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您有哪些更好的替代方案或建议?
期待您的案例留言,您的反馈是我们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