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I是好东西,对供应商也是

栏目:云星空知识作者:金蝶来源:金蝶云社区发布:2024-09-16浏览:1

VMI是好东西,对供应商也是

简单地说,VMI就是根据库存的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和需求预测,由供应商自主安排补货,包括补货数量和补货时间,目标是把库存维持在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有货率)。

image.webp

提前剧透如下:

最低库存、最高库存水位是VMI顺利运作的关键。那么,它们是如何设置的呢?

  • 最低库存其实就是安全库存

  • 最高库存Max=最低库存Min+周转库存+补货量这里的周转库存是补货周期内的平均需求补货周期主要是运输时间及入库验收,而不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周期(这里的假定是供应商按照需求预测生产,库存已经生产好了)。

(正文)

  • 对客户来说,VMI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因为一有需求,马上就可以拿到货。

  • 同时,VMI也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在建立VMI前,客户有一堆库存,供应商有一堆库存;建立VMI之后,两堆库存变成一堆,总库存就下降了。这也是供应链的一个基本原理:供应链上的库存节点越少,供应链的总库存就越低。

  • 库存低,成本就低;库存少,导入新产品就更快,因为要消化老库存更少,可以更有效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动。

 

所以,作为客户,你喜欢VMI。这并不稀奇。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对于供应商来说,VMI也是个好东西。

 

你可得仔细看了,因为下周一,你的老总可能给你任务,让你要求供应商建立VMI;而你得解释给供应商,为什么这对他们来说也不无好处。

我们从供应链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方面来阐述VMI的好处。

 

先说产品流。有VMI之前,产品的流动是由订单驱动的,这意味着生产线上今天用掉1个,明天就给供应商下单补货1个;用掉500个,就让供应商补货500个。看得出,需求时高时低,参差不齐,供应商看到的需求变动很大,对供应商来说不是好事。建立VMI之后,供应商可以参照最低、最高库存水位和需求预测,比如每天生产250个,产线安排就平稳多了。而且闲的时候多生产,忙的时候少生产,产能利用率提高单位生产成本下降。物流配送也是:根据客户的预测,供应商可以每天送货,也可多天送货,这样配送成本也降低

 

再说信息流。有VMI之前,信息围绕订单流动。每个订单都得确认交期、单价、数量,交付,验收入库,N多个订单就有N多条信息流,供应商得花很多时间来管理。有了VMI之后,供应商只需要知道三类信息即可:最低、最高库存目标水平,当前的实际库存,以及需求预测,这样就可以指导整个生产和补货。此外,建立VMI之前,如果客户催货,供应商是没法判断究竟有多紧急的——他们能做的就是根据采购方的声音高低,以最快的方式赶工加急,连夜配送,花了不少冤枉钱;有了VMI之后,信息更加对称,供应商可以确切地知道客户现在手头有多少料,昨天用掉多少,前天用掉多少,上个月用掉多少,根据这些信息更好地安排赶工加急,所以成本更低

 

最后说资金流。有VMI之前是订单驱动,每个订单都得结一次账,供应商和采购方都得花大量的精力来对账——你知道,你最不喜欢的就是对账,尤其是采购单、收货单、发票三单不合一的时候。有了VMI之后,一般每两周或一个月结一次账,统计一下总共用掉多少,乘以单价就是总价,资金流就简单多了

 

所以说,不管是产品流、信息流还是资金流,供应商都可以获益。虽然在一般的VMI下,供应商需要承担库存(供应商一般规模更小,资金成本更高,库存压力确实是个问题),但供应商在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上得到的好处,应该可以抵消库存带来的额外成本。更重要的是,VMI下,客户和供应商一般会达成共识,确定这业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归供应商。这给供应商更多的确定性,也可以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比如可以一次性大批量生产一大堆。

这么说,供应商对VMI就会双手赞成吗?不是。为什么?因为有些采购方信奉“别人的孩子不心疼”,给供应商制造无谓的成本。比如有个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公司,自己建库存时,放个3周、4周的库存。轮到供应商建VMI时,却让供应商放7周、8周的库存。问为什么,该客户自然有各种理由,但说来说去,都点不到那个人人都明白的“理由”:以前是自己的钱,现在是供应商的钱,别人的孩子不心疼呗。在“别人的孩子不心疼”的心态下,采购方损人不利己,供应商在库存上积压太多资金,是供应商不喜欢VMI的一个根本原因。

讲到这里,顺便插一句:与损人不利己相比,损人利己是种高境界。大公司仗着胳膊粗、拳头大,做了很多损人而不利己的事,给供应链伙伴制造了不少成本。而这些成本呢,最后也会“羊毛出在羊身上”,以某种方式转嫁给采购方。就拿上面的半导体公司来说,它对每个供应商都这么做,那么供应商在报价的时候,就把这部分成本包括在价格里。每个供应商都这么做,最后还是采购方买单。这里的关键,是这样的大公司很容易识别,所以冤有头债有主,供应商能够把成本转嫁过去。

 

【小贴士】VMI的库存水位如何设置

简单地说,VMI就是根据库存的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和需求预测,由供应商自主安排补货,包括补货数量和补货时间,目标是把库存维持在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之间,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平(有货率)。在VMI运作中,供应商得到的指令就像这样:这是给你的预测,比如每周100个,实际库存不要低于最低,比如说200个,但不要超过最高,比如说400个,你自己安排生产、配送吧。

 

最低库存、最高库存水位是VMI顺利运作的关键。那么,它们是如何设置的呢?

让我们先看最低库存Min。最低库存其实就是安全库存。理想情况下,供应商按照既定的预测定期供货,客户按照既定的预测消耗,两者都没有变动性,两相抵消,实际库存应该高于或等于最低库存。但是,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需求会高于预测,有时候供货会迟到,实际库存就可能低于最低库存。

 

最低库存是VMI的警戒线。在设计良好的VMI系统,一旦手头库存低于最低库存,客户的信息系统会自动给供应商催货指令,比如黄色警报;而一旦库存为零或接近零,那就非常严重,黄色警报变成红色警报。这些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直接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也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随时监控整体库存的情况,比如所有的料号中,百分之多少的料号库存处于最低和最高库存之间,百分之多少低于最低库存但高于零,百分之多少的库存为零。采购方也可围绕这些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

 

从理论上讲,最高库存Max=最低库存Min+周转库存+补货量。这里的周转库存是补货周期内的平均需求补货周期主要是运输时间及入库验收,而不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周期(这里的假定是供应商按照需求预测生产,库存已经生产好了)。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最低库存Min+周转库存就是再订货点,为什么还要加上个补货量呢?我们可以这么想:假定供应商是随时监控库存水平,并安排补货,所以任何时候,VMI的在库与在途库存之和都大于或等于再订货点;当在途与在库库存降到再订货点时,供应商就安排补货,发送一个“补货量”的库存(其实就是经济订货量);最糟糕的是这段时间客户没有任何消耗,等这批货到达时,库存就达到Min+周转库存+补货量,这就是最高库存Max的水位。

 

实际操作中,最高库存Max的设置要综合考虑经济订货量、需求预测、仓储空间、补货频次、供应商的执行能力等多个因素。经济订货量越大,需求预测越高,供应商执行能力越弱,Max也就越大;仓储空间越小,补货频次越高,Max也就越小。在数据分析和经验操作的基础上,有些公司采取简单原则,比如把Min的1.5或2倍定义为Max,也是种不科学,但直观、易沟通的做法。

 

作为客户,你也不想让Max太大,让你成为供应商的仓库,这样供应商的仓库一旦不够用了,就把大量的货送给你;或者说供应商一下子生产半年的量,一股脑都送给你。当然,你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精益”或者单纯节省仓储面积,把Max设得太小,导致供应商的送货频次大增,增加补货的运营成本。

 

在一些北美公司,Max跟客户的最大库存责任有关。比如有个公司规定,公司对供应商的VMI库存负责,以后用不掉的话要给供应商付钱,因为那是为公司准备的,不光是成品,还包括部分过程库存——为了维持Min/Max的库存水位,供应商必须有一定的过程库存。但是,在该公司,库存责任不得超过Max的两倍。在这个公司,Min一般是3周到4周的库存,Max一般是Min的2倍,即6周到8周的库存,那么两倍的Max就是12周到16周的库存,大致一个季度的用量。这是公司的责任上限,实际责任还得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协商。这是在出现呆滞库存的情况下,限制采购方承担的风险,同时也提醒供应商,不要一下子生产太多,到时候用不掉来找我要钱;或者明知消耗不掉的情况下,还不管不顾地生产、发货,最后形成呆滞后找我索赔。

 

从理论上讲,最大的库存责任取决于最高库存Max、最低库存Min和供应商的生产加补货周期。比如供应商的生产周期是6周,补货需要1周,这意味着它的周转库存是7周的用量。再假定Min是3周的库存,那加起来就是10周的库存。实际在库库存会处于Min和Max之间,这意味着又得加几周的库存。当然,这并不是说采购方对所有的这些库存都负责,因为对于过程库存,在处于特定阶段之前,可以加工或返工成别的产品;对于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的成品,供应商也可能卖给别的客户。此外,这里没有考虑到供应商的原材料。如果原材料是为采购方专门定制的,这部分的风险也要加进去,以全面评估VMI的库存风险,从而评估设计变更、客户需求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讲到这里,还有个根本的问题没有回答:VMI情况下,究竟谁应该制定需求预测、设定最低和最高库存目标?简单的答案是:谁处于最合适的位置,谁就做这些

这也是供应链上任务分工的一个基本准则。比如你是个制造商,VMI物料是供你专用,其需求取决于你的生产和销售计划,这些计划任务自然就该由你做,因为你的供应商离需求更远,没法预测得更准。

但是,如果你是个大型设备供应商,比客户更了解设备的运行和备件需求,这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就该由你来主要负责,客户负责协助工作。也就是说,数据分析由供应商做,比如需求历史、装机量等;职业判断由客户协助,比如产能利用率的变化、设备的升级换代等。两相结合,完成“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的计划流程。

在有些企业,采购方不对供应商的VMI库存负责,出现呆滞库存,认为那是供应商做生意的成本之一。这对供应商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不利于培养计划人员的责任心:

既然没有库存责任,那计划人员就拔高预测,提高库存目标水位,反正花的是供应商的钱。没有库存指标,计划就由单一指标(有货率)驱动,不利于持续改进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给供应链造成更高的成本,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另外,做了VMI后,库存不在自己的账本上,企业对呆滞库存往往不够警惕,增加了设计变更、需求变动等导致的库存风险。比如深圳有个百亿级的家电制造商,就因为VMI造成严重的呆滞库存,决定放弃VMI。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如果管理能力不够,不做VMI不失为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



直接照搬的原文啊。。。。

VMI是好东西,对供应商也是

简单地说,VMI就是根据库存的最低水位、最高水位和需求预测,由供应商自主安排补货,包括补货数量和补货时间,目标是把库存维持在最低水位...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客服QQ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