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标准之材料成本倒冲法
材料成本倒冲法是“在产品成本分配标准”中较为特殊的分配标准,只适用于通过生产订单生成的成本对象进行费用分配的场景。
只有材料类的成本项目才能选择材料成本倒冲法,非材料类的成本项目无法选此分配标准。材料成本倒冲法先根据完工产量和生产订单备料表比例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再用投入成本减去完工成本算得在产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包含当期报废补料成本。
案例
下面通过案例展示计算逻辑。
• 生产情况:
产成品D01计划生产3个,本期实际完工2个,在产1个;
• 领料情况:
1) 期初领用固态硬盘27个100元,电源适配器21个150元,总成本250元;
2) 期间发生退料,退固态硬盘20个-65元,电源适配器15个-43元,总成本-108元;
3) 后续再补料固态硬盘2个5元,电源适配器3个6元,总成本11元;
综上,本期投入材料成本=250-108+11=153。
生产情况,如下图;
领料情况,如下图:
为便于展示,上述三张领料出库单都指定了成本项目【材料成本倒冲用】,因此在产成本分配标准设置中,给成本项目【材料成本倒冲用】选择“材料成本倒冲法”,如下图。
执行成本计算,查看成本计算单(汇总),发现成本项目【材料成本倒冲用】本期投入153全部分配给本期完工上,期末在产成本为0。
结果分析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材料倒冲法的计算逻辑会先按完工产量和生产订单备料表比例计算,优先分配给本期完工产品,剩下的才会分配给期末在产;
具体计算分配逻辑如下:
由生产订单单头的计划产量与分录的材料用量得出比例:
完工1个产成品D01,需要27/3=9个固态硬盘,21/3=7个电源适配器;
则完工2个产成品D01,需要的材料数量就是18个固态硬盘,14个电源适配器;
物料成本是加权算法:
固态硬盘单位成本 =(100-65+5)/(27-20+2)= 4.4444;
电源适配器单位成本=(150-43+6)/(21-15+3)=12.5556;
则理论完工材料成本=18*4.4444+14*12.5556=255.7778>实际投入材料成本153,因此系统将材料成本全部分配到完工产品上,期末在产成本为0。
场景1-本期投入材料成本大于理论完成材料成本:
如果我们将案例中尾号429的领料单数量由27、21都改为100,单位成本不变,此单据材料成本变为1084.66(如下图),而退料、补料的领料单数据不变,本期材料投入总成本=1084.66-108+11=987.66:
理论完工材料成本=18*[(370.37-65+5)/(100-20+2)]+14*[(714.29-43+6)/(100-15+3)]= 175.8807<实际投入材料成本987.66,多余的将被分配给期末在产=811.78。
场景2-本期投入材料中,存在不属于产成品BOM中的材料:
新增领料单,物料名称“电动阀”,不属于产成品D01的BOM,成本是500;
其他数据保持与场景1一致。
系统处理逻辑是默认将无法取得完工产量和生产订单备料表比例的材料成本全部分配给完工产品,执行成本计算后,成本分配情况:
场景3-本期无完工,全部在产:
将生产入库单反审核,其他数据与场景2保持一致;
在产产量维护界面,点击重设,刷新完工、在产数量,执行成本计算;
由于无完工数量,系统将本期投入成本全部分配到期末在产中,本期完工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