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还原对比分析_计算公式说明
【概述】
1 理论公式--->“价实量标”
价 差=(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量差=(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总差异=价差+量差=本期成本-对比成本
【说明】
单位耗用量/工时为2个字段的合并结果,包括材料类的单位耗用量、费用类的单位工时。
单价/费率为2个字段的合并结果,包括材料类的单价、费用类的费率。
2 报表字段计算公式说明
2.1 单位耗用量=本项目的数量/产品的数量
2.2 本期成本=金额/产品的数量
2.3 单价=本期成本/单位耗用量
2.4 单位工时(假设在产品分配标准为完工数量),根据实际工时归集和完工数据计算得到。
若只有1层BOM,单位工时=本产品消耗的单位工时
若有2层的BOM,单位工时=本产品消耗的单位工时+消耗上一步骤产品的单位工时
以此类推。。。
2.5 费率=本期成本/单位工时
3 过滤条件
3.1 建议勾选”更新还原数据“和”仅还原对比期间完工数据“
3.2 对比期间说明
对比期间要包含分析期间成品消耗半成品的期间。
【链接】
产品成本还原对比分析表--计算逻辑,https://vip.kingdee.com/article/10990
【原理】
对于大量、大批、步骤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汽车等制造企业,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完工,要经过若干连续的生产步骤,除最后一个步骤生产的是产成品外,其他步骤生产的都是完工程度不同的半成品。这些半成品不是以料、工、费的明细结构,而是按合计值流转到下一步骤的加工对象,当管理上要求为考核和分析各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资料时,需要将半成品的综合项目分解为以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从而得到最终纯粹的料、工、费结构。
现有的解决成本还原问题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综合结转分步法下,通过计算成本还原系数(=本月本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得到半成品的料、工、费明细结构,再计算出产成品的还原结构。另一种是分项结转分步法,将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原始成本项目分别转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当中相应的成本项目内,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即为料、工、费结构)。
产品成本还原对比分析_计算公式说明
本文2024-09-23 02:16:18发表“云星空知识”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enku.my7c.com/article/kingdee-k3cloud-151320.html
- 鼎捷EAI整合規範文件V3.1.07 (集團).pdf
- 鼎捷OpenAPI應用場景說明_基礎資料.pdf
- 鼎捷OpenAPI應用場景說明_財務管理.pdf
- 鼎捷T100 API設計器使用手冊T100 APIDesigner(V1.0).docx
- 鼎新e-GoB2雲端ERP B2 線上課程E6-2應付票據整批郵寄 領取.pdf
- 鼎新e-GoB2雲端ERP B2 線上課程A4使用者建立權限設定.pdf
- 鼎新e-GoB2雲端ERP B2 線上課程C3會計開帳與會計傳票.pdf
- 鼎新e-GoB2雲端ERP B2 線上課程E6-1應付票據.pdf
- 鼎新e-GoB2雲端ERP B2 線上課程A5-1進銷存參數設定(初階篇).pdf
- 鼎新e-GoB2雲端ERP B2 線上課程D2帳款開帳與票據開帳.pdf